专家建议铜绿假单胞菌的污染如何控制?包装饮用水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研究进展

2018-01-22 11:58:25      点击:

在近期多地监督抽检中,屡有检出铜绿假单胞菌;也有包装水企业被报道检出铜绿假单胞菌,监测分析其污染原因并进行有效控制,值得关注。

1.水源

对于饮用天然矿泉水,虽然大多数研究都否定铜绿假单胞菌天然存在于矿泉水水源中的可能,但从各国限定天然矿泉水水源不得检出铜绿假单胞菌的法规条款来看,这种致病菌对水源的污染确实存在。

曾有调查显示,福建省80处矿泉水水源的阳性检出率达22.5%,而且在实际上完全相同的地形、水文和化学条件下,同一厂家相邻的几处水源检出不同菌株,证明还存在不同的污染源。

个别检出铜绿假单胞菌的水源,污染严重,怀疑该水源与被污染的地表水直接相通密切相关。

另有调查显示,水源水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明显高于成品水,水源水污染可能是成品水铜绿假单胞菌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况且水源污染不易发现,所以可能对生产造成更大的危害。

建议:
强化水源保护和水源污染监测。

2.水处理

铜绿假单胞菌具极强的抵抗力,又可粘附于管道、滤膜、贮水槽及增压泵等中繁殖,简单的冲洗、常规的消毒技术难以对其进行清除。

有调查显示,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与水的消毒方式(仅以紫外线消毒)呈现显著相关,臭氧消毒等的实际应用又不佳。

建议:
探索更加有效的消毒方式,在使各种消毒剂发挥自身优势杀灭病原微生物的同时,应尽量减少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同时保证过滤/纯化装置的正常运转。

3.罐装

有研究表明,铜绿假单胞菌利用水流甚至气溶胶传播时,比其他微生物种类有优势;灌装后产品可能存在外来污染,如来自灌装车间等,铜绿假单胞菌通过交叉污染进入最终产品。简陋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是导致污染的原因之一。

建议:
保证加工环境(包括空气净化)、设备和器具的清洁卫生。

4.包装

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与产品包装方式也有显著关系,曾有厂家从清洗消毒后的包装瓶中检出阳性菌,包装材料也是重要的传播媒介之一。

建议:
强化包装的清洗消毒工艺,尤其是对周转使用的大塑料桶内壁,必须认真刷洗后再消毒清洗灌装,并防止强力水流冲洗造成铜绿假单胞菌借助水雾扩散。同时企业应结合自身工艺特点,研究摸索消毒剂应用浓度、处理时间等。

5.管理

饮用水以铜绿假单胞菌作为污染指示菌,说明生产工艺存在缺陷。排除铜绿假单胞菌通过水处理环节进入成品的可能性后,认为产品主要是受到生产工艺后半段的交叉污染。很多企业的生产车间内十分潮湿,有利于微生物繁殖,一旦污染,极难根除。当铜绿假单胞菌蔓延至全工序的管道、设备时,交叉污染将防不胜防。

建议:
对瓶装水充气或热灌装(仅限纯净水),定期监控水源、包装材料消毒、灌装等重点环节,是预防污染的有效手段。生产企业应通过检验,判断污染来源,进行有针对性的控制。

6.检验

现可用于瓶装水铜绿假单胞菌检验的传统生化方法有涂布法、多试管MPN法和滤膜法;为提高检测效率,也可用PCR和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等方法进行快速检测和结果初筛。

建议:
企业可根据条件开展检验,可选择适合自身的方法进行日常检验,也可定期送至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参考文献:
[1] 马群飞.瓶装饮用水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03,31(2):95-98

[2] 张淑红,吴清平,徐晓可,等.桶装水中铜绿假单胞菌检测方法的比较[J].现代食品科技,2011,27(11) :1403-1405

[3] 马群飞,陈伟伟,杨毓环,等.瓶装饮用纯净水铜绿假单胞菌污染情况调查[J].食品科学2000,18(3):277

延伸阅读: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原称绿脓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为土壤中存在的最常见的细菌之一。各种水、空气、正常人的皮肤、呼吸道和肠道等都有本菌存在。本菌存在的重要条件是潮湿的环境。

生物学特性
本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属于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菌体细长且长短不一,有时呈球杆状或线状,成对或短链状排列。菌体的一端有单鞭毛,在暗视野显微镜或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细菌运动活泼。

本菌为专性需氧菌,生长温度范围25~42℃,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特别是该菌在4℃不生长而在42℃可以生长的特点可用以鉴别。在普通培养基上可以生存并能产生水溶性的色素,如绿脓素(pyocynin)与带荧光的水溶性荧光素(pyoverdin)等。在血平板上会有透明溶血环。

该菌含有O抗原(菌体抗原)以及H抗原(鞭毛抗原)。O抗原包含两种成分:一种是其外膜蛋白,为保护性抗原;另一种是脂多糖,有特异性。O抗原可用以分型。

绿脓素(pyocyanin)
铜绿假单胞菌实验室检查

铜绿假单胞菌标本采集
采自不同感染部位的各种标本,包括血液、尿液、痰标本、脓汁、穿刺液等。还包括来自医院环境中的各种标本如水、空气、物体表面采样等。

铜绿假单胞菌染色镜检
为革兰阴性杆菌,菌体大小(1.5~5.0)um×宽(0.5~1)um,细长且长短不一,有时呈球杆状或线状,成对或短链状排列。菌体的一端有单鞭毛,无芽胞,无荚膜。


铜绿假单胞菌分离培养
本菌生长对营养要求不高。对有正常菌群存在的临床标本或采自环境中的标本应接种选择性培养基如麦康凯琼脂培养基(MAC);对无正常菌群存在的临床标本如血液、脑脊液、穿刺液等可接种普通或血琼脂培养基。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生长18~24h可以见到扁平、湿润的菌落,该菌所产生的带荧光的水溶性青脓素与绿脓素相结合将使得培养基呈亮绿色;在血琼脂平板上生长时可以见到在菌落的周围有溶血环,菌落呈金属光泽;如果是在液体培养基中则呈浑浊状生长,在液体表面形成菌落,而在培养基底部细菌的


革兰氏染色,生长不良。

铜绿假单胞菌生长实验
该菌在4℃不生长而在42℃可以生长。

铜绿假单胞菌生化鉴定
该菌氧化酶阳性,能氧化分解葡萄糖和木糖,产酸不产气,但不分解乳糖和蔗糖。液化明胶、可分解尿素,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并产生氮气,吲哚阴性,不产生H2S,利用枸橼酸盐,精氨酸双水解酶阳性。

铜绿假单胞菌分型
(1)噬菌体分型:所应用的噬菌体现有24株,分型率达90%。
(2)血清学分型:利用O抗原进行分型,可分20个血清型。
(3)质粒指纹图分析:此项技术是对同种细菌的不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的一种方法。根据细菌携带质粒的情况进行分析。


售前QQ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后QQ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前旺旺客服
售后旺旺客服
手机网站二维码